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八十七】赵剑英:新时代伟大实践经验的哲学升华—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创新
2023-09-21 -
【珞珈党史党建学工作坊NO.2】党史党建学科基金项目申报总结暨科研质效提升讨论会
2023-09-19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八十六】袁银传:《反杜林论》导读
2023-06-30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八十五】刘怀玉:新异化劳动批判的哲学方法论探本
2023-06-13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八十四】贺东航:革命年代中共发展壮大的“地理枢纽”与精气神研究
2023-06-09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八十三】张亮:关于西方“马克思学”的当代中国省思
2023-06-08 -
【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论坛第47期】第二届“中国共产党在基层”实践研习大赛作品交流分享会
2023-06-02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八十二】郇庆治: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文献史视角
2023-05-25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八十一】刘红凛:百年党内法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
2023-05-25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八十】何光耀:学习先辈精神 激扬壮丽青春——同青年学子谈谈李先念
2023-05-25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七十九】程美东:中共党史研究与改革开放发展
2023-05-24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七十八】吴恩远:苏联解体过程及其主要原因
2023-05-24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七十七】吴恩远:“冷战”格局与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
2023-05-24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七十六】吴恩远:当代俄罗斯对苏联兴亡的反思及研究“苏联兴亡”方法论
2023-05-19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七十五】吴恩远:苏联模式的初步形成
2023-05-19 -
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之一百七十四】吴恩远: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
2023-05-19